“跨”字是一級漢字,讀音是kuà,部首為足,13劃,對應Emoji符号:🦵, 🏃。簡介:跨 。kuà 。擡腿向前或向旁移動越過,邁過:跨進。跨入。跨度。 。騎,... 漢字: 跨 拼音: kuà 注音: ㄎㄨㄚˋ 拼音分類: kua4 讀音: kua4 您的浏覽器不支持audio标簽 全字筆畫數: 13 部首: 足 (除部首筆畫數: 6) 五筆: khdn Emoji及字體字庫 Emoji符号: 🦵 (腿), 🏃 (跑者)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“跨”對應Emoji表情符号“🦵 (腿), 🏃 (跑者)”,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号:🦵🏃 還有橫排PNG圖片 及動畫GIF圖片 也方便大家複制粘貼到微信、QQ等地方,還可以查看該符号在《EmojiAll表情詞典》中更詳細的介紹。 仿宋矢量字庫: 楷體矢量字庫: 黑體矢量字庫: 簡解 ● 跨 kuà 擡腿向前或向旁移動越過,邁過:跨進。跨入。跨度。 騎,兩腳分在器物的兩邊坐着或立着:跨馬。小孩跨着門檻。 超過時間或地區之間的界限:跨越。跨年度。跨國公司。 附在旁邊:跨院。 古同“胯”。 ★ 筆畫數:13; ★ 部首:足; ★ 筆順:1.豎/豎勾(丨亅) 2.折(乛乙乚) 3.橫/提(一) 4.豎/豎勾(丨亅) 5.橫/提(一) 6.豎/豎勾(丨亅) 7.橫/提(一) 8.橫/提(一) 9.撇(丿) 10.點/捺(丶乀) 11.橫/提(一) 12.橫/提(一) 13.折(乛乙乚) “跨”字的漢字編碼: 漢字GBK編碼16進制:BFE7 (10進制GBK編碼:49127) 漢字GB2312編碼10進制:3171 (區位碼高位31 ,區位碼低位71 ,16進制GB2312編碼:1F47) 漢字UTF8編碼16進制:%E8%B7%A8 (數據庫中顯示:u8e8b7a8) UNICODE編碼16進制:8DE8 (10進制UNICODE:36328) 詳解 ● 跨 kuà【動】 (形聲。從足,誇聲。本義:邁步,越過) 同本義 ◇ 跨,渡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。段注:“謂大其兩股間,以有所越也。” ◇ 不跨其國。 —— 《國語·晉語》 ◇ 康王跨之。 —— 《左傳·昭公十三年》 又如:跨進大門;跨過小溝;跨蹑(跨踏;跨步);跨巽(跨到或達到“巽”的方位);跨火(跨過火堆。為一種民俗);跨蹤(跨越) 超過 ◇ 乃覽秦制,跨周法。 —— 張衡《西京賦》 又如:跨竈(比喻兒子勝過父親);跨俗(超越世俗);跨年(從舊年底到新年初的時間) 騎 又如:跨戰馬去草原;跨鶴(乘鶴。比喻成仙);跨青牛(相傳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仙去) 橫于上 ◇ 跨谷彌阜。 —— 《文選·張衡·西京賦》 又如:跨街樓(聯結街道兩旁樓房而橫跨在街道上空的樓。又稱過街樓);跨所(跨院,正院旁邊的院子);跨虹(喻指拱形橋) 挎 ◇ 智深到座前領了法貼,辭了長老,背上包裹,跨了戒刀禅杖。 —— 《水浒傳》 又如:跨菜籃子;跨刀(挎着腰刀) 占據 ◇ 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。 —— 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 又 若跨有荊益。 又如:跨蹈(占有);跨據(據有);跨有(據有) 兼有。如:跨州連郡(指占有數個州、郡的意思);跨蹑(兼有其地);跨邊(兼有邊境兩方的藉貫) ● 跨 kuà【名】 指兩腿之間。通“胯” ◇ 能死,剌我;不能,出跨下。 —— 《漢書·韓信傳》 又如:跨下之辱(從他人胯下爬過去的屈辱。比喻胸懷大志的人,能忍辱負重);跨下(兩腿之間) ● 跨步 kuàbù 同“跨” ● 跨度 kuàdù 建築物中,梁、拱券兩端的承重結構之間的距離 ● 跨國公司 kuàguógōngsī 也稱“多國公司”、“國際公司”。為壟斷組織輸出資本和對外經濟擴張的一種組織形式,五十年代後在世界範圍内發展起來 ● 跨進 kuàjìn 進入 跨進大門 ● 跨欄賽跑 kuàlánsàipǎo 田徑運動的一個項目,比賽者要在途中跨越一些特制的欄架 ● 跨立 kuàlì 叉開腿站立的動作或姿勢 ● 跨年度 kuàniándù 任務、計劃、預算等跨着兩個年度;越過一個年度進入另一個年度 ● 跨騎 kuàqí 兩腳分開跨在馬上 ● 跨學科 kuàxuékē 屬于、關于或涉及兩門或多門學科的;學科間的 ● 跨業 kuàyè 指一個企業兼營不同行業的産品或業務 跨業經營 ● 跨越 kuàyuè 跨過;越過;超越某個界限 參考鍊接 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系列參考鏈接 《國語字典》:跨 《國語辭典》:跨 發音、講解: 字詞鏈接:跨 注音一式:ㄎㄨㄚˋ 漢語拼音:kuà 發音:您的浏覽器不支持 audio 标簽。 講解:您的浏覽器不支持 audio 标簽。 《國語大辭典》:跨 更多 跣 跤 跥 跦 跧 跨 跩 跪 跫 跬 跭 發表新回應 您的名字 評論 * 更多關於文字格式選項的資訊Plain text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。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。自動斷行和分段。
發表新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