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在這裡

“兵”字是一級漢字,讀音是bīng,部首為八,7劃,對應Emoji符号:💂, ♟。簡介:兵 。bīng 。武器:兵器。兵刃。兵不血刃(兵器上面沒有沾血,指不經過...

“兵”字的筆順

仿宋矢量字庫

兵 (仿宋矢量字庫)

楷體矢量字庫

兵 (楷體矢量字庫)

黑體矢量字庫

兵 (黑體矢量字庫)
簡解

bīng
 武器:兵器。兵刃。兵不血刃(兵器上面沒有沾血,指不經過戰鬥而取得勝利)。
 戰士,軍隊:兵士。兵卒。兵丁。兵戎相見(指武裝沖突)。
 與軍事或戰争有關事物的統稱:兵法。兵家。兵機。兵釁(戰争的争端)。兵書。兵谏(進谏時以武力要挾,迫使必從)。兵荒馬亂。兵貴神速。
 卒
★ 筆畫數:7;
★ 部首:八;
★ 筆順:1.撇(丿) 2.豎/豎勾(丨亅) 3.橫/提(一) 4.豎/豎勾(丨亅) 5.橫/提(一) 6.撇(丿) 7.點/捺(丶乀)
 

”字的漢字編碼:

  • 漢字GBK編碼16進制:B1F8 (10進制GBK編碼:45560)
  • 漢字GB2312編碼10進制:1788 (區位碼高位17 ,區位碼低位88 ,16進制GB2312編碼:1158)
  • 漢字UTF8編碼16進制:%E5%85%B5 (數據庫中顯示:u8e585b5)
  • UNICODE編碼16進制:5175 (10進制UNICODE:20853)
詳解

bīng【名】
 (會意。從廾,從斤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“斤”,是短斧之類;下面是“廾”(gǒng,雙手),象雙手持斤。本義:兵器,武器)
 同本義
  ◇ 兵,械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
  ◇ 掌五兵。 —— 《周禮·司兵》。司農注:“戈、殳、戟、酋矛、夷矛也。”
  ◇ 陳五兵。 —— 《谷梁傳·莊公二十五年》。注:“矛、戟、钺、楯、弓矢也。”
  ◇ 謂五方之兵,東矛、南弩、西戈、北铩、中央劍也。” —— 《匡謬正俗》
  ◇ 離為戈兵。 —— 《易·說卦》
  ◇ 修爾車馬,弓矢戎兵。 —— 《詩·大雅·抑》
  ◇ 古之兵,戈、矛、弓、矢而已矣。 —— 《荀子·議兵》
  ◇ 兵刃既接,棄甲曳兵而走。 ——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  ◇ 兵者,兇器也。 —— 《國語·越語》
  ◇ 兵者,不祥之器。 —— 《老子》
  ◇ 兵者,國之爪也。 —— 《墨子·七患》
  ◇ 收天下之兵,聚之鹹陽。 —— 漢·賈誼《過秦論》
  ◇ 鄭穆公使視客館,則束載、厲兵、秣馬矣。 —— 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
  ◇ 乃令騎皆下馬步行,持短兵接戰。 —— 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 又如:短兵相接;兵不血刃;動刀兵;堅甲利兵;兵革(兵器甲胄的總稱。引申指戰争);兵解(古代方士以為學道者死于兵刃,供兵刃解脫軀殼以成仙,稱為兵解);兵戈(幹戈。借以指戰争)
 士兵的群體,即整個軍隊
  ◇ 越人之兵雖多,亦奚益於勝敗哉? —— 《列子·虛實》
  ◇ 必以長安君為質,兵乃出。 —— 《戰國策·趙策四》
  ◇ 舉兵伐徐,遂滅之。 —— 《韓非子·五蠹》
  ◇ 趙亦盛設兵待秦,秦不敢動。 —— 《史記·廉頗蔺相如列傳》
  ◇ 趙兵果敗。 —— 漢·劉向《列女傳》
 如:兵柄(軍權);兵備道(明代的官名。分巡道的首長,兼管軍務,負責管區内的治安);兵房(縣衙中六房之一,掌兵事);兵馬制置(即制置使。唐大中五年始置,負責邊防軍務。宋初不常設,後為對金作戰,設置漸多)
 士卒
  ◇ 悉使羸兵負草填之,騎乃得過。 —— 《資治通鑒》
  ◇ 瑜得精兵五萬。 —— 《資治通鑒》
  ◇ 又望八公山上草木,皆以為晉兵。 —— 《資治通鑒》
 又如:雄兵百萬;草木皆兵;當兵;兵來将敵水來土堰(不管對方使用何種策略,都自有對付的辦法)
 軍事;武力;戰争
  ◇ 兵者,國之大事。 —— 《孫子兵法·計篇》
  ◇ 夫兵,猶火也。 —— 《左傳·隐公四年》
  ◇ 故謀用是作,而兵由此起。 —— 《禮記·禮運》
 又如:兵交(交戰);兵端(戰争的發端);兵燹(因戰火引起的焚燒毀壞);兵欄(軍營周圍的栅欄);兵紀(軍事要事);兵沖(軍事要沖)
 用兵策略,戰略
  ◇ 故士兵伐謀,其次伐交。 —— 《孫子·謀攻》
  ◇ 故兵無常勢。 —— 《孫子·虛實》
 牌戲名
 國際象棋16個棋子中價值最小的棋子
  ◇ 中國象棋中紅方的價值最小的五個棋子之一 —— 藍方相應的為“卒”
bīng【動】
 用兵器攻擊,刺殺
  ◇ 左右欲兵之。 —— 《史記·伯夷列傳》
 又如:兵誅(用兵器誅殺)
 傷害
  ◇ 反以自兵。 —— 《呂氏春秋·侈樂》
 又如:兵荒(戰争造成的饑荒及其他災禍);兵寇(亂兵或亂兵的侵擾)
備道 bīngbèidào
 官名。明制于各省重要地方設整饬兵備的道員。清代沿置
  ◇ 至兵備道(此指兵備道衙門)前被殺。 —— 清·邵長衡《青門剩稿》
變 bīngbiàn
 軍隊不聽指揮、不守軍紀而發生叛變的事情
不血刃 bīngbùxuèrèn
 兵:兵器;刃:刀鋒。兵器上沒有沾血。形容未交鋒就取得了勝利
  ◇ 故近者親其善,遠方慕其德,兵不血刃,遠迩來服。 —— 《荀子·議兵》
不厭詐 bīngbùyànzhà
 兵:軍事、戰争;不厭:不嫌;詐:欺騙、謀術。用兵作戰可以無限制地用計謀迷惑敵方
  ◇ 事貴應機,兵不厭詐。 —— 《北齊書》
部 bīngbù
 古時官署名,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、軍械、軍令之政,長官為兵部尚書,有時稱為武部,清末改為陸軍部
差 bīngchāi
 舊時百姓被迫為軍隊所做的勞役
車 bīngchē
 ◎ 古代作戰用的車輛
 ◎ 指運送軍隊的列車
船 bīngchuán
 兵艦
丁 bīngdīng
 士兵的舊稱
  ◇ 制台殺名兵丁,本不算得大不了的事情。 ——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
法 bīngfǎ
 用兵作戰的方法、策略
  ◇ 某自幼熟讀兵書,頗知兵法。 —— 《三國演義》
 指《孫子兵法》
  ◇ 故兵法忌之。(兵法,指《孫子兵法》。) —— 《資治通鑒》
費 bīngfèi
 軍費、戰争經費
  ◇ 要給回兵費并公司行内所失貨物共銀四百二十萬兩,限六日交清。 —— 《廣州軍務記》
符 bīngfú
 ◎ 古時調遣軍隊的憑證
  ◇ 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。 —— 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
 ◎ 兵書
  ◇ 天遣玄女下,受黃帝兵符,伏蚩尤。 —— 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
工 bīnggōng
 軍事工業;軍工
 兵工生産
工廠 bīnggōngchǎng
 制造武器和其他軍事裝備的工廠
荒馬亂 bīnghuāng-mǎluàn
 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的景象
火 bīnghuǒ
 ◎ 戰争
  ◇ 其時日夜兵火交迫。 —— 《廣州軍務記》
 ◎ 指戰争所造成的火災
  ◇ 我想,這些譯稿,也許去年已被兵火燒掉了。 —— 魯迅《為了忘卻的記念》
禍 bīnghuò
 戰争造成的災禍
 連遭兵禍
家 bīngjiā
 ◎ 古時研究軍事問題的學派
 ◎ 指軍事家或用兵的人
 勝敗兵家常事
 兵家必争之地
甲 bīngjiǎ
 ◎ 兵器和甲胄,泛指武器裝備
  ◇ 今南言已定,兵甲已足,當獎率三軍,北定中原。 —— 諸葛亮《出師表》
 ◎ 指戰争
  ◇ 明言章理,兵甲愈起。 —— 《戰國策·秦策一》
艦 bīngjiàn
 軍艦
谏 bīngjiàn
 以武力脅迫的辦法向當權者進谏
力 bīnglì
 某一軍隊花名冊上的人員或部隊數
 每一方都損失了大約三分之一的兵力
 軍隊的實力。包括人員和裝備。通常以建制單位或人數表述。
  ◇ 将挾兵力以行大事。 —— 清·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 一個營的兵力,一千人的兵力
連禍結 bīnglián-huòjié
 戰争和災禍接連不斷
 兵連禍結,三十餘年
臨城下 bīnglín-chéngxià
 敵軍攻到城下。形容大兵壓境形勢危急
亂 bīngluàn
 戰亂
馬 bīngmǎ
 指軍隊
馬未動,糧草先行 bīngmǎwèidòng,liángcǎoxiānxíng
 在部隊出發作戰之前,必須先準備好糧食和供給品
馬俑 bīngmǎyǒng
 用泥土和木頭制作的士兵和戰馬的全身塑像,作為随葬品列隊排在墓穴裡;特指在西安附近的秦始皇墓裡出土的兵馬俑
痞 bīngpǐ
 舊指長期當兵、粗俗、名聲不好、不遵守習俗的人
器 bīngqì
 軍事鬥争中包含有各種殺傷力、破壞力的器械裝置
強馬壯 bīngqiáng-mǎzhuàng
 兵力強大,馬匹健壯。形容軍隊富有戰鬥力
  ◇ 俺想韓延壽那裡兵強馬壯,隻可智取,難以力奪。 —— 《元曲選·無名氏·昊天塔》
權 bīngquán
 指統率軍隊的權力
  ◇ 漢人未可假大兵權。 —— 清·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 杯酒釋兵權
刃 bīngrèn
 指刀劍戈矛等兵器
 兵刃相接
戎 bīngróng
 指武器或軍隊
 兵戎相見
戎相見 bīngróng-xiāngjiàn
 發動武裝沖突以解決敵對雙方的争端和矛盾
舍 bīngshè
 軍隊居住的房子
士 bīngshì
 士兵
事 bīngshì
 戰事;戰争
勢 bīngshì
 軍隊的實力
書 bīngshū
 講述兵法的書。如《孫子》、《吳子》等等
頭 bīngtóu
 士兵的頭領,軍官
  ◇ 内一人說是西洋兵頭。 —— 《廣州軍務記》
團 bīngtuán
 ◎ 集團軍;泛指大部隊,如主力兵團、地方兵團、遊擊兵團
 ◎ 由幾個軍組成的單位
無鬥志 bīngwúdòuzhì
 軍隊的一種狀态。意為部隊的士兵缺乏作戰的決心和勇氣
釁 bīngxìn
 戰争的争端
 挑起兵釁
役 bīngyì
 ◎ 指當兵的義務
 服兵役
 ◎ 指戰争
 兵役連年
役法 bīngyìfǎ
 國家根據憲法規定公民履行軍事義務的法律制度
役制 bīngyìzhì
 見“兵役法”
營 bīngyíng
 軍營;軍隊居住的營房
勇 bīngyǒng
 舊指士兵
員 bīngyuán
 兵,戰士(總稱)
 兵員補充
源 bīngyuán
 向部隊補充新兵的人力資源
 士兵的來源
站 bīngzhàn
 後勤分部組織和派出的保障機構。分為基地兵站和野戰兵站。一般設立在運輸線上。主要負責儲備、補給和轉運物資,收容、後轉和治療傷病員,組織技術修理,安排過往人員食宿,接收、保管和後送繳獲、回收物品等工作
制 bīngzhì
 軍事制度
 變更兵制
仗 bīngzhàng
 舊指兵器
 兵仗作坊
種 bīngzhǒng
 軍種内部的分類。如:步兵;炮兵;航空兵;雷達兵等
 兵卒
 bīngzú
 士兵的舊稱
參考鍊接
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系列參考鏈接
更多

發表新回應

Plain text

  •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。
  •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。
  • 自動斷行和分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