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在這裡

“既”字是一級漢字,讀音是jì,部首為旡,9劃,對應Emoji符号:🔚。簡介:既 。jì 。動作已經完了:既往不咎。既而。 。已經:既成事實。既定。 ...

“既”字的筆順

仿宋矢量字庫

既 (仿宋矢量字庫)

楷體矢量字庫

既 (楷體矢量字庫)

黑體矢量字庫

既 (黑體矢量字庫)
簡解


 動作已經完了:既往不咎。既而。
 已經:既成事實。既定。
 常與“且”、“”連用,表示兩者并列:既快又好。
★ 筆畫數:9;
★ 部首:旡;
★ 筆順:1.折(乛乙乚) 2.橫/提(一) 3.橫/提(一) 4.折(乛乙乚) 5.點/捺(丶乀) 6.橫/提(一) 7.折(乛乙乚) 8.撇(丿) 9.折(乛乙乚)
 

”字的漢字編碼:

  • 漢字GBK編碼16進制:BCC8 (10進制GBK編碼:48328)
  • 漢字GB2312編碼10進制:2840 (區位碼高位28 ,區位碼低位40 ,16進制GB2312編碼:1C28)
  • 漢字UTF8編碼16進制:%E6%97%A2 (數據庫中顯示:u8e697a2)
  • UNICODE編碼16進制:65E2 (10進制UNICODE:26082)
詳解
 既
 jì【動】
 (會意。甲骨文字形,左邊是食器的形狀,右邊象一人吃罷而掉轉身體将要離開的樣子。本義:吃罷,吃過)
 同本義
  ◇ 既,小食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。羅振玉曰:“即,象人就食;既,象人食既。許訓既為小食,義與形不協矣。”
  ◇ 君既食。 —— 《禮記·玉藻》
  ◇ 不拜既爵。 —— 《義禮·鄉飲酒禮》
 食盡。指日全食或月全食
  ◇ 秋,七月,壬辰,朔,日有食之,既。 —— 《春秋·桓公三年》。杜預注:“既,盡也。”
  ◇ 其合相當如襲辟者,日既是也。 —— 漢·王充《論衡》
 完畢;完了
  ◇ 既而曰。 —— 《公羊傳·宣公元年》。注:“事畢也。”
  ◇ 既者,盡也。有繼之辭也。 —— 《谷梁傳》
  ◇ 既月。 —— 《虞書》
  ◇ 董澤之蒲可勝既乎。 —— 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
  ◇ 薮澤肆既。 —— 《國語·周語》
  ◇ 吾與汝既其文,未既其實。 —— 《莊子·應帝王》
 又如:既濟(六十四卦之。離下坎上。意指萬事皆濟);既冠之後(成年之後。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,表示已成年)
 既
 jì【副】
 已經
  ◇ 既來之,則安之。 —— 《論語·季氏》
  ◇ 既祖,取道。(祭過路神,就要上路。祖,臨行祭路神,引申為餞行送别。) —— 《戰國策·燕策》
  ◇ 既克。 —— 《左傳·莊公十年》
  ◇ 既其出。 —— 宋·王安石《遊褒禅山記》
  ◇ 既加冠。 —— 明·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  ◇ 既入宮中,舉天下所貢…遍試之,無出其右者。 —— 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
  ◇ 既泣之三日。 —— 清·龔自珍《病梅館記》
 又如:既成(已經完成);既位(已就其位);既醉以酒,既飽以德(賓客稱主人優厚待客的客氣話)
 不久;随即
  ◇ 楚成王以商臣為太子,既欲置公子職。 —— 《韓非子·内儲說下》
  ◇ 昔李斯與包丘子俱事荀卿,既而李斯入秦。 —— 《鹽鐵論·毀學》
jì【連】
 常用“則”、“就”、“那麼”相呼應,相當于“既然”
  ◇ 既定策則仆須急歸營。 ——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 又如:既要革命,就要有一個革命的黨;既以(既然已經);既不沙(既不阿,既不呵,既不唦,既不是呵,既不索。都表示:既然不是這樣,如果不是這樣,不然的話)
 跟“且”、“又”、“也”、“還”等詞配合,表示同時具有兩種情況
  ◇ 屈平既嫉之。 —— 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
 又如:既高且大;既快又好;既堅持原則,又靈活運用
成事實 jìchéngshìshí
 已完成的、并且推定是不可改變的事
定 jìdìng
 已定的,已為前提的
 既定方針
而 jì’ér
 不久,一會兒,副詞。指上件事情發生後不久
  ◇ 既而兒醒。 —— 《虞初新志·秋聲詩自序》
  ◇ 既而得某屍于井。 —— 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
  ◇ 既而胡即放。 —— 清·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來之,則安之 jìláizhī,zéānzhī
 既已來此,那就随安于此
  ◇ 他果然既來之,則安之,我也隻得因居之安,則資之深。 —— 《兒女英雄傳》
然 jìrán
 表示先提出前提,而後加以推論,常用“就”、“也”、“還”等配搭
 既然他已經好些,他就可以回學校去了
是 jìshì
 既然是
 既是幹不成,就算了吧
往 jìwǎng
 ◎ 以前
 既往之事
 ◎ 指已經過去的事情
 既往不究
往不咎 jìwǎng-bùjiù
 不追究已經過去的錯誤
 既往不咎,立功贖罪
有今日,何必當初 jìyǒujīnrì,hébìdāngchū
 既然有今日的如此結果,何必在當初那麼做。用以感慨現今的不如意,而深悔過去的錯誤
  ◇ 寶玉在身後面歎道:“既有今日,何必當初。” —— 《紅樓夢》
參考鍊接
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系列參考鏈接
更多

回應

發表新回應

Plain text

  •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。
  •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。
  • 自動斷行和分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