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解讀 “朒”字,讀音是nǜ,部首為月,10劃。簡介:朒 。nǜ 。農曆月初月亮出現在東方:“朒朓警阙,朏魄示沖。” 。虧缺;... 漢字: 朒 拼音: nǜ 注音: ㄋvˋ 拼音分類: nv4 讀音: nv4 您的浏覽器不支持audio标簽 全字筆畫數: 10 部首: 月 (除部首筆畫數: 6) ⭐️ 這幅插圖展示了“朒”字的第一種意義,即農曆月初月亮初升的景象。圖中的月亮懸挂在甯靜的夜空中,輝映着東方的天際,周圍是輕薄的雲彩和甯靜湖面上的倒影。遠處山巒和樹木的剪影增添了畫面的層次和深度,整體以藍色和白色為主色調,營造出夜晚的甯靜和清新。這樣的插圖既體現了漢字文化内涵,又符合中小學生的審美,适合用作學生字典的插圖。 Emoji及字體字庫 仿宋矢量字庫: 楷體矢量字庫: 黑體矢量字庫: 簡解 ● 朒 nǜ 農曆月初月亮出現在東方:“朒朓警阙,朏魄示沖。” 虧缺;不足:盈朒。 ● 朒 gǎ 〔朒朒〕方言,(幼兒語)肉,如“吃朒朒”。 ★ 筆畫數:10; ★ 部首:月; ★ 筆順:1.撇(丿) 2.折(乛乙乚) 3.橫/提(一) 4.橫/提(一) 5.豎/豎勾(丨亅) 6.折(乛乙乚) 7.撇(丿) 8.點/捺(丶乀) 9.撇(丿) 10.點/捺(丶乀) “朒”字的漢字編碼: 漢字GBK編碼16進制:9648 (10進制GBK編碼:38472) 漢字GB2312編碼10進制:無 漢字UTF8編碼16進制:%E6%9C%92 (數據庫中顯示:u8e69c92) UNICODE編碼16進制:6712 (10進制UNICODE:26386) 詳解 ● 朒 nǜ【動】 農曆月朔前後月見于東方 ◇ 朒朒警阙。 —— 謝莊《月賦》 又如:朒朒(農曆月初月見于東方和月末月見于西方) 虧缺,不足。如:朒數(稍小于正數之數);朒縮(退縮) 扭,折傷 ◇ 有幾個朒翻了的,也有閃朒腿的,爬得起來,奔命走出廟門。 —— 《水浒傳》 參考鍊接 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系列參考鏈接 《國語大辭典》:朒 更多 服 朎 朏 朐 朑 朒 朓 朔 朖 朗 發表新回應 您的名字 評論 * 更多關於文字格式選項的資訊Plain text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。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。自動斷行和分段。
發表新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