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在這裡

“燒”字是一級漢字,讀音是shāo,部首為火,10劃,對應Emoji符号:🤒, 🔥。簡介:燒 。(燒) 。shāo 。使東西着火:焚燒。燃燒。燒灼。燒毀。 。用火...

仿宋矢量字庫

燒 (仿宋矢量字庫)

楷體矢量字庫

燒 (楷體矢量字庫)

黑體矢量字庫

燒 (黑體矢量字庫)
簡解
、() shāo
 使東西着火:焚燒。燃燒。燒灼。燒毀。
 用火或發熱的東西使物品受熱起變化:燒水。燒飯。燒磚。燒焊。燒藍。燒料。
 一種烹饪方法:燒茄子。燒雞。
 體溫增高:發燒。退燒。
 經烘烤制成的餅:燒餅。火燒。
 一種烈性白酒:燒酒。高粱燒。
 過多的肥料使植物枯萎、死亡。
 焚燃
★ 筆畫數:10;
★ 部首:火;
★ 筆順:1.點/捺(丶乀) 2.撇(丿) 3.撇(丿) 4.點/捺(丶乀) 5.橫/提(一) 6.折(乛乙乚) 7.撇(丿) 8.橫/提(一) 9.撇(丿) 10.折(乛乙乚)
 

”字的漢字編碼:

  • 漢字GBK編碼16進制:C9D5 (10進制GBK編碼:51669)
  • 漢字GB2312編碼10進制:4153 (區位碼高位41 ,區位碼低位53 ,16進制GB2312編碼:2935)
  • 漢字UTF8編碼16進制:%E7%83%A7 (數據庫中顯示:u8e783a7)
  • UNICODE編碼16進制:70E7 (10進制UNICODE:28903)
詳解
、燒 shāo【動】
 (形聲。從火,堯聲。本義:使物着火)
 同本義
  ◇ 燒,爇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
  ◇ 雛燒。 —— 《禮記·内則》。注:“燒煙,于火中也。”
  ◇ 齊之北澤燒火。 —— 《管子·輕重甲》。注:“獵而行火曰燒。”
  ◇ 賣炭翁,伐薪燒炭南山中。 —— 唐·白居易《賣炭翁》
  ◇ 燒盡北船,延及岸上營落。 —— 《資治通鑒》
 又如:幹柴好燒;他把衣服燒了一個洞;燒葬(燒焚祭品);燒丹煉汞(道家用朱砂水銀等物煉成金丹以求長生不老);燒糊了卷子(喻外貌醜陋);燒埋錢(燒化埋葬死人的費用);燒冷竈(敷衍不得時的人);燒利市(商人在開始營業時燒紙祭獻福神);燒琴煮鶴(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)
 烘烤;曝曬。如:燒炙(燒烤);燒豬(燒烤豬肉);燒鴨(即烤鴨)
 照耀;照射。如:燒空(映紅天空);燒眼(耀眼)
 加熱使物體發生變化。如:燒丹(猶煉丹。指道教徒用朱砂煉藥);燒汞(指道教徒用水銀煉藥);燒金(指方術之士煉丹砂為黃金);燒銀(指煉丹);燒煉(冶煉);燒藥(煉制丹藥;煎藥);燒铄(煉熔)
 烹調方法之一。先用油炸,再加湯汁炒或炖,或先煮熟再用油炸
  ◇ 西崦人家應最樂,煮葵燒筍饷春耕。 —— 蘇轼《新城道中詩》
 體溫升高,得熱病。如:孩子連燒兩天了;現在還燒着呢
、燒 shāo【名】
 野火
  ◇ 夕照紅于燒,晴空碧勝藍。 —— 白居易《秋思詩》
 指燒酒。用蒸餾法制成的酒,透明無色,酒精含量較高,引火能燃燒。也稱“白酒”。又如:燒刀(強烈的酒。也稱燒刀子)
包 shāobāo
 [方言]
 ◎ 由于富有或得勢而忘乎所以
 有的人錢多了就燒包,吃喝玩樂,滿不在乎
 ◎ 舊時祭鬼神,焚燒封成包的紙錢
杯 shāobēi
 一種敞口的細高容器(有玻璃制的、瓷制的或金屬制的),帶有一個伸出的唇為傾出液體用,供化學工作者和藥劑師使用
餅 shāobǐng
 烤熟的小面餅,表面多有芝麻
  ◇ 園子裡面,頂着籃子賣燒餅油條的有一二十個。 —— 《老殘遊記》
刀子 shāodāozi
 [方言]∶燒酒
飯 shāofàn
 [方言]∶做飯
高香 shāogāoxiāng
 向神佛虔誠燒香,比喻真誠地向人緻謝
 你不來添麻煩,我就燒高香了,哪裡還敢指望你幫忙
鍋 shāoguō
 制做白酒的作坊
焊 shāohàn
 用電焊或氣焊的方法把斷裂的或分開的物品焊接起來
荒 shāohuāng
 墾荒前燒掉荒地上的野草、灌木等
 放火燒荒
毀 shāohuǐ
 焚燒毀滅;焚燒毀壞
 上星期六他們的房子燒毀了
火 shāohuǒ
 使柴、煤等燃料燃燒
 燒火做飯
堿 shāojiǎn
 氫氧化鈉(NaOH),白色固體,有強堿性,用于工業生産
焦 shāojiāo
 由于過度燒、烤而炭化變色
 烤肉的底部被廚師燒焦了
結 shāojié
 加熱小塊礦石或粉末,使粘結
酒 shāojiǔ
 白酒
烤 shāokǎo
 快速燒烤肉塊的表皮,常用以增進色和味∶作為烹調的第一步使肉上色變褐
埋 shāomái
 殡葬
  ◇ 薛家有的是錢,老爺斷一千也可,五百也可,與馮家作燒埋之費。 —— 《紅樓夢》
賣 shāomài
 燙面薄皮包餡制成的食品,蒸熟吃。俗稱作“燒麥”
毛 shāomáo
 将織物通過灼熱闆或煤氣火焰,除去其表面的毛茸紗結等
瓶 shāopíng
 一種用優質玻璃做成的圓形或圓錐形的玻璃瓶,在實驗室中用來給試劑加熱
傷 shāoshāng
 因火灼、電、腐蝕劑或放射線的作用而造成的身體損傷,其特征為不同程度的皮膚破壞與充血,常起水泡;在嚴重病例中可有組織燒焦,根據燒傷的範圍與程度而分為一度、二度或三度燒傷
香 shāoxiāng
 ◎ 拜神佛時點着香插在香爐中
 燒香拜佛
 ◎ 比喻為求人辦事而請客送禮
 有些地方風氣不正,辦事得先燒香
心 shāoxīn
 ◎ 憂心
  ◇ 别玩笑呀!我是燒心的事。 —— 《三俠五義》
 ◎ 胃部感覺燒灼,多由胃酸過多刺激胃粘膜引起;胸骨下部後方的一種燒灼感,通常與食管下端或胃贲門的痙攣有關
 ◎ 菜心因病害而發黃
雲 shāoyún
 見“發光雲”
紙 shāozhǐ
 ◎ 焚燒紙錢等
 ◎ 印出或刻出錢形的紙,祭死者時焚燒
制 shāozhì
 以火燒的方法制造(如陶器)∶在窯裡燒
 燒制陶器
灼 shāozhuó
 用燒、燙使受傷
  ◇ 十六世紀時,一切創傷都是用烙鐵燒灼或用沸油注燙作正當治療。 —— 《截肢和輸血》
 燒灼感
 shāozhuógǎn
 指皮膚∶由于日曬等原因引起的皮膚或其他組織的發紅或發炎疼痛
參考鍊接
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系列參考鏈接
更多

發表新回應

Plain text

  •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。
  •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。
  • 自動斷行和分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