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解讀 “禬”字,讀音是guì,部首為礻,17劃。簡介:禬 。guì 。古代為消災除病而舉行的祭祀:“掌以時招梗禬禳之事,以除疾... 漢字: 禬 拼音: guì 注音: ㄍㄨㄟˋ 拼音分類: gui4 讀音: gui4 您的浏覽器不支持audio标簽 全字筆畫數: 17 部首: 礻 (除部首筆畫數: 13) ⭐️ 這幅插圖展示了古代人在祭壇前進行祭祀的場景。畫面中,手持香爐的人正在燃着香煙進行儀式,其周圍擺放着象征貢品和藥草的物品,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一幅為消災除病而祈禱的祥和圖景。背景中的古代天空和隐約可見的仙鶴,增添了一種超凡脫俗和吉祥的氣息,象征着對神靈的祈求和對美好未來的期盼。 整個畫面既體現了“禬”的意義,又傳達出一種莊重和祥和的氛圍,符合漢字“禬”在古代用以消災除病的祭祀活動和諸侯間的相互幫助之意。 Emoji及字體字庫 仿宋矢量字庫: 楷體矢量字庫: 黑體矢量字庫: 簡解 ● 禬 guì 古代為消災除病而舉行的祭祀:“掌以時招梗禬禳之事,以除疾殃。” 古代諸侯會聚财物接濟盟國:“以禬禮哀圍敗。” 古代諸侯接濟盟國的财物:“緻禬以補諸侯之災。” ★ 筆畫數:17; ★ 部首:礻; ★ 筆順:1.點/捺(丶乀) 2.折(乛乙乚) 3.豎/豎勾(丨亅) 4.點/捺(丶乀) 5.撇(丿) 6.點/捺(丶乀) 7.橫/提(一) 8.豎/豎勾(丨亅) 9.折(乛乙乚) 10.豎/豎勾(丨亅) 11.點/捺(丶乀) 12.撇(丿) 13.橫/提(一) 14.豎/豎勾(丨亅) 15.折(乛乙乚) 16.橫/提(一) 17.橫/提(一) “禬”字的漢字編碼: 漢字GBK編碼16進制:B657 (10進制GBK編碼:46679) 漢字GB2312編碼10進制:無 漢字UTF8編碼16進制:%E7%A6%AC (數據庫中顯示:u8e7a6ac) UNICODE編碼16進制:79AC (10進制UNICODE:31148) 詳解 ● 禬 guì【名】 古代衣領交叉之處。亦泛指衣服上會合交結之處 ◇ 禬,帶所結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。段注:“昭公十七年左傳:‘叔向曰:衣有禬,帶有結。’杜注:“禬,領會;結,帶結也。” ◇ 衣有禬,帶有結,會朝之言,必聞于表著之位,所以昭事序也;視不過結禬之中,所以道容貌也。 —— 《左傳·昭公十一年》 又如:禬袺(比喻領導統率);禬結(帶結) 參考鍊接 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系列參考鏈接 《國語大辭典》:禬 更多 禧 禨 禩 禪 禫 禬 禭 禮 禯 禰 禱 發表新回應 您的名字 評論 * 更多關於文字格式選項的資訊Plain text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。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。自動斷行和分段。
發表新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