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在這裡

“臑”字,讀音是ér, nào(多音字),部首為月,18劃。簡介:臑 。nào 。牲畜前肢的下半截。 。中醫指人自肩至肘前側靠近腋部的隆起...

  • 漢字:
  • 拼音: ér,nào
  • 注音: ㄦˊ, ㄋㄠˋ
  • 拼音分類: er2, nao4
  • 讀音:
    er2
    nao4
  • 全字筆畫數: 18
  • 部首: (除部首筆畫數: 14)
Emoji及字體字庫

仿宋矢量字庫

臑 (仿宋矢量字庫)

楷體矢量字庫

臑 (楷體矢量字庫)

黑體矢量字庫

臑 (黑體矢量字庫)
簡解

nào
 牲畜前肢的下半截。
 中醫指人自肩至肘前側靠近腋部的隆起的肌肉。
★ 筆畫數:18;
★ 部首:月;
★ 筆順:1.撇(丿) 2.折(乛乙乚) 3.橫/提(一) 4.橫/提(一) 5.橫/提(一) 6.點/捺(丶乀) 7.折(乛乙乚) 8.豎/豎勾(丨亅) 9.點/捺(丶乀) 10.點/捺(丶乀) 11.點/捺(丶乀) 12.點/捺(丶乀) 13.橫/提(一) 14.撇(丿) 15.豎/豎勾(丨亅) 16.折(乛乙乚) 17.豎/豎勾(丨亅) 18.豎/豎勾(丨亅)
 

”字的漢字編碼:

  • 漢字GBK編碼16進制:C49E (10進制GBK編碼:50334)
  • 漢字GB2312編碼10進制:無
  • 漢字UTF8編碼16進制:%E8%87%91 (數據庫中顯示:u8e88791)
  • UNICODE編碼16進制:81D1 (10進制UNICODE:33233)
詳解

ér【動】
 通“胹”。煮,煮爛
  ◇ 肥牛之腱,臑若芳些。 —— 《楚辭·招魂》
 又如:臑鼈(煮爛的鼈肉)
 另見nào
nào【名】
  ◇ 人的上肢。亦指臂之羊矢穴?臑,臂羊矢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
 按,臂上也。羊豕曰臑,在人曰肱。
  ◇ 肩臂臑。 —— 《儀禮·少牢饋食禮》。注:“肱骨。”
  ◇ 折肩肋肺臑。 —— 《儀禮·鄉射禮記》
 牲畜前肢的上部
  ◇ 取前足臑骨穿佩之。 —— 《史記·龜策列傳》【動】
 通“臑”。煮
  ◇ 鼎臑盈望,緻和芳隻。 —— 屈原《大招》
 
參考鍊接
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系列參考鏈接
更多

發表新回應

Plain text

  •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。
  •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。
  • 自動斷行和分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