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解讀 “衽”字是二級漢字,讀音是rèn,部首為衤,9劃。簡介:衽 。rèn 。衣襟:“連衽成帷”。斂衽。 。衣袖。 。古代睡覺時用的席... 漢字: 衽 拼音: rèn 注音: ㄖㄣˋ 拼音分類: ren4 讀音: ren4 您的浏覽器不支持audio标簽 全字筆畫數: 9 部首: 衤 (除部首筆畫數: 4) 五筆: putf ⭐️ 這幅插圖展示了一張傳統的中國睡覺用的席子(衽席),鋪在地闆上。席子上整齊地放着一件折疊好的衣服,衣服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衣袖和衣襟。 整個場景設在一個簡單的房間裡,地闆是木質的,柔和的光線營造出溫暖舒适的感覺。這幅圖形象地表現了“衽”字的意思,特别是與衣物和席子相關的含義。 Emoji及字體字庫 仿宋矢量字庫: 楷體矢量字庫: 黑體矢量字庫: 簡解 ● 衽 rèn 衣襟:“連衽成帷”。斂衽。 衣袖。 古代睡覺時用的席子:衽席。 ★ 筆畫數:9; ★ 部首:衤; ★ 筆順:1.點/捺(丶乀) 2.折(乛乙乚) 3.豎/豎勾(丨亅) 4.撇(丿) 5.點/捺(丶乀) 6.撇(丿) 7.橫/提(一) 8.豎/豎勾(丨亅) 9.橫/提(一) “衽”字的漢字編碼: 漢字GBK編碼16進制:F1C5 (10進制GBK編碼:61893) 漢字GB2312編碼10進制:8137 (區位碼高位81 ,區位碼低位37 ,16進制GB2312編碼:5125) 漢字UTF8編碼16進制:%E8%A1%BD (數據庫中顯示:u8e8a1bd) UNICODE編碼16進制:887D (10進制UNICODE:34941) 詳解 ● 衽、袵 rèn【名】 (形聲。從衣,壬聲(rén)。本義:衣襟) 同本義 ◇ 衽二尺有五寸。 —— 《儀禮·喪服記》 ◇ 再拜稽首以衽受。 —— 《公羊傳·昭公二十五年》 ◇ 楚必斂衽而朝。 —— 《漢書·張良傳》 又如:衽左(左衽。我國古代某些少數民族的服裝,前襟向左掩,異于中原一帶的右衽。用以指受外族的統治);衽服(左衽之服。指少數民族的服裝);衽發(披發左衽。指古代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) 指床草席 ◇ 禦衽于奧。 —— 《儀禮·士昏禮》。注:“卧席也。” ◇ 衽席床第。 —— 《周禮·王府》 又如:衽席(床褥與莞簟);衽席之上(比喻安全舒适的地方) 袖子 ◇ 衽,袖也。 —— 《廣雅》 ◇ 文伯引衽攘捲而親饋之。 —— 《列女傳》 下裳 ◇ 終歲禦,衣衽不敝。 —— 《周禮》。鄭玄注:“衽謂裳也。” 古時連接棺蓋與棺木的木楔,兩頭寬中間窄。漢代名為小腰,插入棺口兩旁的坎中,使蓋與棺身密合 ◇ 君蓋用漆,三衽三束。 —— 《儀禮·喪大記》 ● 衽 rèn【動】 睡卧 ◇ 故得病寝衽,畏懼鬼至。 —— 漢·王充《論衡·訂鬼篇》 又如:衽金革(以兵器、甲胄為卧席。形容時刻保持警惕,随時準備迎敵) 整理衣襟 ◇ 正冠則纓絕,衽襟則時見。 —— 《新序》 參考鍊接 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系列參考鏈接 《國語辭典》:衽 發音、講解: 字詞鏈接:衽 注音一式:ㄖㄣˋ 漢語拼音:rèn 發音:您的浏覽器不支持 audio 标簽。 《國語大辭典》:衽 更多 衸 衹 衺 衻 衼 衽 衾 衿 袀 袁 袂 發表新回應 您的名字 評論 * 更多關於文字格式選項的資訊Plain text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。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。自動斷行和分段。
發表新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