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在這裡

“遽”字是二級漢字,讀音是jù,部首為辶,16劃。簡介:遽 。jù 。急,倉猝:遽爾(突然)。遽死。遽然。匆遽。 。驚懼、慌張:...

  • 漢字:
  • 拼音: jù
  • 注音: ㄐㄩˋ
  • 拼音分類: ju4
  • 讀音:
    ju4
  • 全字筆畫數: 16
  • 部首: (除部首筆畫數: 13)
  • 五筆: haep

仿宋矢量字庫

遽 (仿宋矢量字庫)

楷體矢量字庫

遽 (楷體矢量字庫)

黑體矢量字庫

遽 (黑體矢量字庫)
簡解


 急,倉猝:遽爾(突然)。遽死。遽然。匆遽。
 驚懼、慌張:遽色。惶遽。
 古代報信的快馬或驿車:乘遽而至。
 遂,就:“塘有萬穴,塞其一,魚何遽無由出?”
★ 筆畫數:16;
★ 部首:辶;
★ 筆順:1.豎/豎勾(丨亅) 2.橫/提(一) 3.折(乛乙乚) 4.撇(丿) 5.橫/提(一) 6.折(乛乙乚) 7.橫/提(一) 8.撇(丿) 9.折(乛乙乚) 10.撇(丿) 11.撇(丿) 12.撇(丿) 13.點/捺(丶乀) 14.點/捺(丶乀) 15.折(乛乙乚) 16.點/捺(丶乀)
 

”字的漢字編碼:

  • 漢字GBK編碼16進制:E5E1 (10進制GBK編碼:58849)
  • 漢字GB2312編碼10進制:6965 (區位碼高位69 ,區位碼低位65 ,16進制GB2312編碼:4541)
  • 漢字UTF8編碼16進制:%E9%81%BD (數據庫中顯示:u8e981bd)
  • UNICODE編碼16進制:907D (10進制UNICODE:36989)
詳解

jù【名】
 (形聲。從辵(chuò),表示與行走有關,本義:送信的快車或快馬)
 同本義
  ◇ 遽,傳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
  ◇ 以待達窮者與遽令。 —— 《周禮·大仆》
  ◇ 掌邦國傳遽之小事。 —— 《周禮·行夫》。注:“若今時乘傳騎驿而使者也。”
  ◇ 且使遽告于鄭。 —— 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。注:“傳車。”
  ◇ 士曰傳遽之臣。 —— 《禮記·玉藻》
 又如:遽人(驿卒;傳達命令的人);遽驿(傳車和驿馬);遽傳(驿車和傳舍);遽委(驿站車馬和儲存的糧食)
 鄉名。在今河北省元氏縣附近
jù【副】
 立刻;馬上
  ◇ 遽興姜戎。 —— 《左傳·僖公三十二》
  ◇ 北亦未敢遽輕吾國。 —— 宋·文天祥《指南錄後序》
  ◇ 遽撲之。 —— 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
  ◇ 遽以不變名之。 —— 英赫胥黎著、嚴複譯《天演論》
 又如:遽諾(馬上承諾、答應);遽理(馬上或很快處理);遽即(立即)
 就,竟
  ◇ 豈遽善遊哉。 —— 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
  ◇ 此何遽不能為福乎? —— 《淮南子·人間訓》
  ◇ 遽驚謝曰。 —— 清·周容《芋老人傳》
  ◇ 遽躬蹈之。 —— 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jù【形】
 驚慌
 又如:遽惶(惶遽,驚慌);遽惕(惶恐戒懼);遽戚(敬畏的樣子);遽容(恐懼的臉色)
 十分貧困,窘迫
  ◇ 遠近久承公名,令于是大遽,不敢移公。 —— 《世說新語》
 急忙,匆忙
  ◇ 遽數之不能終其物。 —— 《禮記·儒行》
  ◇ 公懼,遽見之。 —— 《國語·晉語》
  ◇ 遽契其舟。 —— 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
  ◇ 遽曰:“為兩郎僮,孰若為一郎僮耶?” —— 唐·柳宗元《童區寄傳》
 又如:遽别(急速分别);遽步(急步快走);遽忙(匆忙);遽幾(急切期求);遽淹(迅速而逝)
 快,迅速
  ◇ 本乎疾者其勢遽,故難得以曉也。 —— 劉禹錫《天論》
爾 jù’ěr
 突然;促然
 不料他正該享天倫之樂的時候,竟遽爾作古了
 遽爾加刑
然 jùrán
 突然;猛然
 遽然變色
 遽色
 jùsè
 驚慌的神色
參考鍊接
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系列參考鏈接
  • 國語字典》:
  • 國語辭典》:
  • 發音、講解:
    • 字詞鏈接:
      • 注音一式:ㄐㄩˋ
      • 漢語拼音:jù
      • 發音:
      • 講解:
  • 國語大辭典》:
更多

發表新回應

Plain text

  •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。
  •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。
  • 自動斷行和分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