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解讀 “骈”字是二級漢字,讀音是pián,部首為馬,9劃。簡介:1.兩馬并駕一車:~馳。 ... 漢字: 骈 拼音: pián 注音: ㄆ|ㄢˊ 拼音分類: pian2 讀音: pian2 您的浏覽器不支持audio标簽 全字筆畫數: 9 部首: 馬 (: ) 五筆: CUAH ⭐️ 圖片解釋: 這幅插圖中,兩匹馬并排站在一起,象征着“骈”字中并列、成對的意思。背景是一片甯靜的草地,整個畫面色彩鮮豔、生動,适合小學生的審美。馬的神态友好、平和,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氛圍。圖畫采用卡通風格,非常适合用作兒童字典中的插圖。 Emoji及字體字庫 仿宋矢量字庫: 楷體矢量字庫: 黑體矢量字庫: 簡解 1.兩馬并駕一車:~馳。 2.兩物并列,成雙的,對偶的:~句。~俪。~文。~體。~枝。~衍(并列相連)。“骈”字的漢字編碼: 漢字GBK編碼16進制:E6E9 (10進制GBK編碼:59113) 漢字GB2312編碼10進制:7073 (區位碼高位70 ,區位碼低位73 ,16進制GB2312編碼:4649) 漢字UTF8編碼16進制:%E9%AA%88 (數據庫中顯示:u8e9aa88) UNICODE編碼16進制:9A88 (10進制UNICODE:39560) 詳解 ◇ 〈動〉 (形聲。從馬,并聲。本義:兩馬并駕一車) 同本義 [a pair of horses, as in driving a carriage]骈,駕二馬也。——《說文》然後得乘飾車骈馬。——《尚書大傳》骈馳翼驅。——嵇康《琴賦》 又如:骈馬(二馬并駕的車) 并列 骈死于槽枥之間。——唐· 韓愈《馬說》骈部曲。——班固《東都賦》 又如:骈集(肩并肩聚集);骈田(并列連屬。也作骈填,骈阗);骈字(兩字組成的詞語,包括合義複詞和衍聲複詞。如天地、自然、仿佛等);骈化(并列化生) 并聯;合并 曹共公聞其骈脅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三年》 又如:骈然(連接的樣子);骈脅(肋骨連接在一起);骈骨(兩骨相連);骈幹(脅骨相連);骈石(兩兩相連的石頭);骈合(合并) 聚集;羅列 。如:骈聚(聚集);骈演(同台演出);骈齒(前齒并生為一);骈骈(衆多、繁盛的樣子);骈蕃(多而豐厚);骈羅(并列,羅列);骈阗(衆多;聚集);骈戮(骈誅。一并被殺) 〈名〉 通“胼”。胼胝,手掌腳底上的硬皮 是故禹稷骈踬。 —— 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 文體名。見“骈文”( piánwén) 參考鍊接 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系列參考鏈接 更多 韪 韫 韬 韭 駭 骈 骊 騁 驗 駿 筆順放大顯示 發表新回應 您的名字 評論 * 更多關於文字格式選項的資訊Plain text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。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。自動斷行和分段。
發表新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