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在這裡

“黻”字是二級漢字,讀音是fú,部首為黹,17劃。簡介:黻 。fú 。古代禮服上黑與青相間的花紋:黼黻。 。同“韨”。 。 。...

  • 漢字:
  • 拼音: fú
  • 注音: ㄈㄨˊ
  • 拼音分類: fu2
  • 讀音:
    fu2
  • 全字筆畫數: 17
  • 部首: (除部首筆畫數: 5)
  • 五筆: oguc
Emoji及字體字庫

仿宋矢量字庫

黻 (仿宋矢量字庫)

楷體矢量字庫

黻 (楷體矢量字庫)

黑體矢量字庫

黻 (黑體矢量字庫)
簡解


 古代禮服上黑與青相間的花紋:黼黻。
 同“韨”。
★ 筆畫數:17;
★ 部首:黹;
★ 筆順:1.豎/豎勾(丨亅) 2.豎/豎勾(丨亅) 3.點/捺(丶乀) 4.撇(丿) 5.橫/提(一) 6.點/捺(丶乀) 7.撇(丿) 8.豎/豎勾(丨亅) 9.折(乛乙乚) 10.豎/豎勾(丨亅) 11.撇(丿) 12.點/捺(丶乀) 13.橫/提(一) 14.撇(丿) 15.折(乛乙乚) 16.點/捺(丶乀) 17.點/捺(丶乀)
 

”字的漢字編碼:

  • 漢字GBK編碼16進制:EDEA (10進制GBK編碼:60906)
  • 漢字GB2312編碼10進制:7774 (區位碼高位77 ,區位碼低位74 ,16進制GB2312編碼:4D4A)
  • 漢字UTF8編碼16進制:%E9%BB%BB (數據庫中顯示:u8e9bbbb)
  • UNICODE編碼16進制:9EFB (10進制UNICODE:40699)
詳解

fú【名】
 (形聲。從黹(zhǐ),象縫處縱橫交錯之形;表示與縫衣或刺繡有關。犮bó。本義:古代禮服上青黑相間的花紋)
 同本義
  ◇ 君子至止,黻衣繡裳。 —— 《詩·秦風·終南》
 又如:黻衣(古代禮服的一種)
 繡有這種花紋的禮服
  ◇ 士服(穿)黻,大夫(服)黼。 —— 劉向《說苑》
 又如:黻班(在宮廷中身穿黻衣的朝班行列。指顯貴的地位);黻冕(古代大夫以上祭祀時所穿的禮服。黻:褲裙。冕:帽子)
 通“韨”。古代祭服的蔽膝,用熟皮做成
  ◇ 衮冕黻珽。 —— 《左傳·桓公二年》
  ◇ 以黻冕命士會将中軍。 —— 《左傳·宣公十六年》
  ◇ 惡衣服,而緻美乎黻冕。 —— 《論語·泰伯》
 通“绂”。系印的絲帶
  ◇ 雲裝信解黻。 —— 江淹《雜體·謝光祿莊郊遊》
  ◇ 委榮輕舉,投黻如遺。 —— 漢《繁陽令楊君碑》
 又如:長黻(印章上長長的絲帶)
 
參考鍊接
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系列參考鏈接
  • 國語辭典》:
  • 發音、講解:
    • 字詞鏈接:
      • 注音一式:ㄈㄨˊ
      • 漢語拼音:fú
      • 發音:
      • 講解:
  • 國語大辭典》:
更多

發表新回應

Plain text

  •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。
  •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。
  • 自動斷行和分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