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在這裡

“鼓”字是一級漢字,讀音是gǔ,部首為鼓,13劃,對應Emoji符号:🥁。簡介:鼓 。gǔ 。打擊樂器,圓柱形,中空,兩頭蒙皮:鼓樂(yu?)。鼓角(j...

“鼓”字的筆順

仿宋矢量字庫

鼓 (仿宋矢量字庫)

楷體矢量字庫

鼓 (楷體矢量字庫)

黑體矢量字庫

鼓 (黑體矢量字庫)
簡解


 打擊樂器,圓柱形,中空,兩頭蒙皮:鼓樂(yu?)。鼓角(ji僶 )。大鼓。
 形狀、聲音、作用像鼓的:耳鼓。石鼓。
 敲擊或拍打使發出聲音:鼓吹。鼓噪。
 發動,使振作起來:鼓勵。鼓動。鼓舞。一鼓作氣。
 高起,凸出:鼓包。鼓脹。
 古代夜間擊鼓以報時,一鼓即一更。
 飽癟洩
★ 筆畫數:13;
★ 部首:鼓;
★ 筆順:1.橫/提(一) 2.豎/豎勾(丨亅) 3.橫/提(一) 4.豎/豎勾(丨亅) 5.折(乛乙乚) 6.橫/提(一) 7.點/捺(丶乀) 8.撇(丿) 9.橫/提(一) 10.橫/提(一) 11.豎/豎勾(丨亅) 12.折(乛乙乚) 13.點/捺(丶乀)
 

”字的漢字編碼:

  • 漢字GBK編碼16進制:B9C4 (10進制GBK編碼:47556)
  • 漢字GB2312編碼10進制:2536 (區位碼高位25 ,區位碼低位36 ,16進制GB2312編碼:1924)
  • 漢字UTF8編碼16進制:%E9%BC%93 (數據庫中顯示:u8e9bc93)
  • UNICODE編碼16進制:9F13 (10進制UNICODE:40723)
詳解
、皷 gǔ【名】
 (會意。甲骨文字形,左邊是鼓的本字,右邊是“支”(pū),表示手持棒槌擊鼓。本義:鼓,一種打擊樂器)
 同本義
  ◇ 鼓,郭也。春分之音。 —— 《說文》
  ◇ 鼓,廓也。張皮以冒之,其中空也。 —— 《釋名·釋樂器》
  ◇ 擊鼓其镗。 —— 《詩·邶風·擊鼓》
  ◇ 皮曰鼓。 —— 《漢書·律曆志上》
  ◇ 抱玉槍兮擊鳴鼓。 —— 《楚辭·屈原·國殇》
  ◇ 瑜等率輕銳繼其後,雷鼓大震。 —— 宋·司馬光《資治通鑒》
  ◇ 百姓阗王鐘鼓之樂。 ——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 打擊樂器之一。一般由兩端繃緊皮面的空心圓筒構成,以一根或一對木槌敲擊時發出深沉的咚咚聲。如:鼓钹(鼓和铙钹。打擊樂器);鼓鞞(樂器,分大鼓和小鼓,進軍時以勵戰士);鼓吏(掌鼓的官吏);鼓床(鼓架,鼓座)
 鼓面
  ◇ 鼓長八尺,鼓四尺,中圍加三分之一。 —— 《周禮》
 形狀、作用、聲音像鼓的東西。如:石鼓;耳鼓;蛙鼓
 指鼓聲
  ◇ 可堪回首,佛狸祠下,一片神鴉社鼓。 —— 宋·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
 鐘磬被敲擊之處
  ◇ 銑間謂之于,于上謂之鼓。 —— 《周禮》
  ◇ 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,漏鼓移則番代。 —— 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  ◇ 四鼓,愬至城下。 —— 《資治通鑒·唐紀》
 古國名。春秋時鼓國,在今河北省晉縣,白狄的一支,為晉國所滅
 古代量器名。四鈞為石,四石為鼓
  ◇ 獻米者操量鼓。 —— 《禮記》
gǔ【動】
 擊鼓進攻
  ◇ 鼓,擊鼓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
  ◇ 公将鼓之。 —— 《左傳·莊公十年》
  ◇ 子有鐘鼓,弗鼓弗考。 —— 《詩·唐風·山有樞》
  ◇ 夫戰,勇氣也。一鼓作氣,再而衰;三而竭。 —— 《左傳·莊公十年》
 又如:鼓行(古代作戰時,擊鼓進兵,鳴钲則止,故稱行進為鼓行);鼓險(乘敵軍陷入險地時,擊鼓攻擊)
 泛指敲擊,彈奏
  ◇ 吾王之好鼓樂,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! ——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  ◇ 虎鼓瑟兮鸾回車,仙之人兮列如麻。 —— 唐·李白《夢遊天姥吟留别》
 又如:鼓腹讴歌(拍着肚皮唱歌。表示吃得飽而歌頌世道好);鼓腹含哺(口含食物,手拍肚子。形容飽食終日、無所用心的安樂生活);鼓缶(擊缶)
 打開,開啟。如:鼓箧(打開書箱。後用以指勤學);鼓翼(振翼而飛)
 揮動
  ◇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。 —— 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
 如:鼓刀(揮動屠刀,殺牲割肉)
 搖動。如:鼓棹(搖動船槳);鼓楫(即鼓棹)
 煽動,鼓動。如:鼓令(鼓動,慫恿);鼓合(鼓動;挑動);鼓弄(鼓動;挑撥);鼓唇搖舌(形容利用口才進行煽動或遊說。亦泛指多言,賣弄口才)
 激發。如:鼓舞;鼓勵
 拍打;振動
  ◇ 郦元以為下臨深潭,微風鼓浪,水石相搏,聲如洪鐘。 —— 宋·蘇轼《石鐘山記》
 又如:鼓翼(振翅而飛);鼓掌
 凸起,漲大。如:鼓腹(凸起肚子,後用以比喻飽食而閑暇無事);鼓頰(鼓起腮幫。形容忙着說話)
 扇動。如:鼓風
闆 gǔbǎn
 ◎ 說書時所用的鼓和闆
  ◇ 鼓闆輕輕放,沾淚說書兒女腸。 —— 《桃花扇》
 ◎ 人類的鼓室骨,在成人是與颞骨岩部相融合的骨闆
吹 gǔchuī
 ◎ 宣揚,使衆人知道
 鼓吹六經
 ◎ 吹噓
 鼓吹種族優劣論
槌 gǔchuí
 敲鼓用的棒
搗 gǔdao
 [方言]∶折騰;撥弄
 他一邊同我談話,一邊鼓搗收音機
點 gǔdiǎn
 鼓上的一擊或敲擊聲,亦指管弦樂隊中打擊樂聲部的節拍
點子 gǔdiǎnzi
 ◎ 打鼓時的音響節奏
 ◎ 戲曲中鼓闆的節奏,用來指揮其他樂器
動 gǔdòng
 ◎ 以言語或行為激勵他人使有所行動
 鼓動人們去鬥争
 ◎ 唆使
 這些壞事是誰鼓動你幹的?
  ◇ 邊鄙無事,乃群鼓動,欲以買直,歸怨天子。 —— 《新唐書·崔群傳》
風 gǔfēng
 加壓力通風
風機 gǔfēngjī
 産生空氣流或氣體流(如用以增加爐内氣流、使房屋或礦井通風、冷卻電子設備或由空氣移動或揚起幹草、青貯飼料、谷物或鋸屑)的裝置
風爐 gǔfēnglú
 具有鼓風裝置的冶煉爐。多用來煉銅、錫、鎳等有色金屬,也可以用來煉鐵。冶煉爐的鼓風裝置也叫“鼓風爐”
囊囊 gǔgu-nāngnāng
 軟外皮中塞得圓鼓鼓的;藏物凸起的樣子
 把他們鼓鼓囊囊的一小袋金子往櫃台上一扔
惑 gǔhuò
 鼓動,煽惑
角 gǔjiǎo
 戰鼓和号角的總稱。古代軍隊中為了發号施令而制作的吹擂之物
  ◇ 前面鼓角齊鳴,一彪軍出,放過馬谡,攔住張郃。 —— 《三國演義》
  ◇ 五更鼓角聲悲壯,三峽星河影動搖。 —— 唐·杜甫《閣夜》
勁 gǔjìn
 使人情緒振作起來
 大家都為他一個人鼓勁
揪 gǔjiū
 見“鼓秋”
勵 gǔlì
 鼓動激勵,勉人向上
  ◇ 我應該感謝母親,她教給我生産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,鼓勵我以後走上革命的道路。 —— 《回憶我的母親》
溜溜 gǔliūliū
 形容飽滿而凸起的樣子
 睜着鼓溜溜的眼睛
 鼓溜溜的麥粒
樓 gǔlóu
 城隅上置放巨鼓的樓房。用以報時或警戒盜賊。佛寺亦有鼓樓,與鐘樓相對,建于正殿的左右,用以懸鼓報時,或于典禮時敲擊
膜 gǔmó
 分隔中耳及外耳的薄膜
破衆人捶 gǔpòzhòngrénchuí
 含義與“牆倒衆人推”相似。指衆人群起攻擊落魄失勢之人
 這真是牆倒衆人推,鼓破衆人捶,看見我腦袋軟,好欺侮是不是?
氣 gǔqì
 [方言]∶因某事而感到很氣憤
 她還在為那件事而鼓氣
秋 gǔqiū
 [方言]
 ◎ 擺弄
 我很喜歡鼓秋一些小玩意
 ◎ 煽動;慫恿
 有話當面講,不要背後亂鼓秋
 也說“鼓揪”
舌 gǔshé
 用花言巧語蠱惑别人
  ◇ 搖唇鼓舌,擅生是非。 —— 《莊子·盜跖》
師 gǔshī
 樂隊中的鼓手。戲曲樂隊中敲擊闆鼓的人
室 gǔshì
 ◎ 松雞和其它山雞頸部的裸露部分,當展翅時食管充氣并擴展
 ◎ 是在人類颞骨岩部的一個含氣小腔。内有聽小骨、韌帶、肌肉、血管和神經
手 gǔshǒu
 ◎ 擊鼓的人
 ◎ 特指管弦樂隊中的定音鼓手
書 gǔshū
 大鼓(曲藝的一種)
騰騰 gǔténgténg
 形容飽滿而凸起的樣子
 鼓騰騰的書包
凸 gǔtū
 凸出來
 她的眼睛有點鼓凸
外圈 gǔwàiquān
 鼓上夾住并繃緊鼓皮的外圈
舞 gǔwǔ
 鼓動;激發
  ◇ 小米加步槍的延安精神永遠鼓舞我們戰勝一切困難。 —— 《小米的回憶》
樂 gǔyuè
 本指彈奏樂器。亦指敲鼓聲和奏樂聲,泛指我國民族音樂
 鼓樂大作
 鼓樂喧天
噪 gǔzào
 鳴鼓喧嘩
  ◇ 鼓噪而進。 —— 《左傳·哀公十七年》
  ◇ 如遇魏兵,不可大擊,隻鼓噪呐喊,以疑兵驚之。 —— 《三國演義》
 喧鬧,起哄
  ◇ 柳金松在大家鼓噪下,吹了幾支唢呐曲子。 —— 艾明之《火種》
掌 gǔzhǎng
 ◎ 拍巴掌
 ◎ 今多表示贊成或歡悅的意思
  ◇ 等我明日得了官,你就從貢院裡鼓着掌,掴着手叫到我家裡來。 —— 關漢卿《狀元堂陳母教子》
脹 gǔzhàng
 一作“臌脹”。指腹部脹大、腹皮青筋顯露、四肢不腫(或微腫)的病症
脹脹 gǔzhàngzhàng
 形容鼓脹的樣子
 塞得鼓脹脹的書包
鑄 gǔzhù
 鼓風扇火,冶煉金屬、鑄造錢币或器物
  ◇ 即鐵山鼓鑄,運籌策,傾滇蜀之民,富至僮千人。 —— 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
 
參考鍊接
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系列參考鏈接
更多

發表新回應

Plain text

  •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。
  •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。
  • 自動斷行和分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