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解讀 “俎”字是二級漢字,讀音是zǔ,部首為人,9劃,對應Emoji符号:🍽, 🔪。簡介:俎 。zǔ 。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:俎豆(a.“俎”和“豆”,都是古代... 漢字: 俎 拼音: zǔ 注音: ㄗㄨˇ 拼音分類: zu3 讀音: zu3 您的浏覽器不支持audio标簽 全字筆畫數: 9 部首: 人 (除部首筆畫數: 7) 五筆: wweg ⭐️ 這幅插圖生動地展現了“俎”字的古今兩種用途。在畫面的一側,我們看到了古代祭祀場景中的“俎”,它作為祭祀用的器物,承載着祭品,旁邊還有一個“豆”,共同構成了古代祭祀的重要組成部分,反映了古人對神靈的崇拜和敬儀。另一側則展示了現代廚房的場景,一塊作為切割食材用途的砧闆,代表着“俎”在現代生活中的實用性。通過這樣的對比,插圖不僅展示了漢字“俎”的不同含義和用途,也将古代文化與現代生活巧妙地連接起來,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既直觀又富有教育意義的學習資源。 Emoji及字體字庫 Emoji符号: 🍽 (餐具), 🔪 (菜刀)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“俎”對應Emoji表情符号“🍽 (餐具), 🔪 (菜刀)”,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号:🍽🔪 還有橫排PNG圖片 及動畫GIF圖片 也方便大家複制粘貼到微信、QQ等地方,還可以查看該符号在《EmojiAll表情詞典》中更詳細的介紹。 仿宋矢量字庫: 楷體矢量字庫: 黑體矢量字庫: 簡解 ● 俎 zǔ 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:俎豆(a.“俎”和“豆”,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;b.祭祀,崇奉)。 切肉或切菜時墊在下面的砧闆:刀俎(刀和砧闆)。 姓。 ★ 筆畫數:9; ★ 部首:人; ★ 筆順:1.撇(丿) 2.點/捺(丶乀) 3.撇(丿) 4.點/捺(丶乀) 5.豎/豎勾(丨亅) 6.折(乛乙乚) 7.橫/提(一) 8.橫/提(一) 9.橫/提(一) “俎”字的漢字編碼: 漢字GBK編碼16進制:D9DE (10進制GBK編碼:55774) 漢字GB2312編碼10進制:5762 (區位碼高位57 ,區位碼低位62 ,16進制GB2312編碼:393E) 漢字UTF8編碼16進制:%E4%BF%8E (數據庫中顯示:u8e4bf8e) UNICODE編碼16進制:4FCE (10進制UNICODE:20430) 詳解 ● 俎 zǔ【名】 (指事兼形聲。小篆字形。《說文》“從半肉在且上。”且,祭祀所用的禮器。本義:供祭祀或宴會時用的四腳方形青銅盤或木漆盤,常陳設牛羊肉) 同本義 ◇ 為俎孔碩。 —— 《詩·小雅·楚茨》 ◇ 鳥獸之肉,不登于俎。 —— 《左傳·隐公五年》 ◇ 祭操俎。 —— 《山海經·海外西經》 ◇ 俎豆之事。 —— 《論語·衛靈公》 ◇ 庖人雖不治疱,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。 —— 《莊子·逍遙遊》 又如:俎幾(俎形如幾,故稱。古代祭祀、燕飨時所用的禮器);俎拒(俎足中央的橫木);俎味(祭祀用食品) 古代割肉用的砧闆。多木制,也有青銅鑄的,大方形,兩端有足 ◇ 如今人方為刀俎,我為魚肉。(俎,切肉的砧闆。) —— 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 ● 俎豆 zǔdòu ◎ 俎和豆,古代祭祀、宴會時盛肉類等食品的兩種器皿 ◎ 指奉祀 俎豆千秋 ● 俎上肉 zǔshàngròu 比喻任人欺壓蹂躏的人或國家 ◇ 今由俎上肉,任人脍胾耳。 —— 《晉書·孔坦傳》 (由,即“猶”) 參考鍊接 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系列參考鏈接 《國語字典》:俎 《國語辭典》:俎 發音、講解: 字詞鏈接:俎 注音一式:ㄗㄨˇ 漢語拼音:zǔ 發音:您的浏覽器不支持 audio 标簽。 講解:您的浏覽器不支持 audio 标簽。 《國語大辭典》:俎 《成語典》尾字“俎”:折衝尊俎、折衝樽俎、代庖越俎、代越庖俎、越庖代俎、更多“俎”字結尾成語 更多 俉 俊 俋 俌 俍 俎 俏 俐 俑 俒 俓 發表新回應 您的名字 評論 * 更多關於文字格式選項的資訊Plain text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。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。自動斷行和分段。
發表新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