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在這裡

“菑”字,讀音是zī,部首為艹,11劃。簡介:菑 。zī 。初耕的田地。 。開荒:“厥父菑,厥子乃弗肯播。” 。姓。 ...

  • 漢字:
  • 拼音: zī
  • 注音: ㄗ
  • 拼音分類: zi1
  • 讀音:
    zi1
  • 全字筆畫數: 11
  • 部首: (除部首筆畫數: 8)
Emoji及字體字庫

仿宋矢量字庫

菑 (仿宋矢量字庫)

楷體矢量字庫

菑 (楷體矢量字庫)

黑體矢量字庫

菑 (黑體矢量字庫)
簡解


 初耕的田地。
 開荒:“厥父菑,厥子乃弗肯播。”
 姓。

 插入:樹立:“察其菑蚤不齵,則輪雖敝不匡。”
 枯死而未倒的樹:“周公之狀,身如斷菑。”
 車輻插入毂中的部分。
 矮牆。
 剖析。
zāi
 古同“”:“不逢天菑,不遇人害。”
★ 筆畫數:11;
★ 部首:艹;
★ 筆順:1.橫/提(一) 2.豎/豎勾(丨亅) 3.豎/豎勾(丨亅) 4.折(乛乙乚) 5.折(乛乙乚) 6.折(乛乙乚) 7.豎/豎勾(丨亅) 8.折(乛乙乚) 9.橫/提(一) 10.豎/豎勾(丨亅) 11.橫/提(一)
 

”字的漢字編碼:

  • 漢字GBK編碼16進制:C78F (10進制GBK編碼:51087)
  • 漢字GB2312編碼10進制:無
  • 漢字UTF8編碼16進制:%E8%8F%91 (數據庫中顯示:u8e88f91)
  • UNICODE編碼16進制:83D1 (10進制UNICODE:33745)
詳解

zī【名】
 (形聲。從艸,甾(zī)聲。荒地,故從艸。本義:古代指初耕的田地)
 同本義
  ◇ 菑,不耕田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。按,古文從田,巛聲,小篆又加草耳。不耕田者,不耕而才耕之田也。
  ◇ 不菑畬。 —— 《易·無妄》。董遇注:“菑,反草也。”
  ◇ 田一歲曰菑,二歲曰新田,三歲曰畬。 —— 《爾雅》
  ◇ 耕獲菑畬,時時利賴其用。 —— 明·徐光啟《甘薯疏序》
 又如:菑畬(開墾一年和三年的地);菑畝(初耕的田地)
 直立而枯死的樹木
  ◇ 其菑其翳。 —— 《詩·大雅·皇矣》
  ◇ 周公之狀,身如斷菑。 —— 《荀子·非相》
zī【動】
 開墾;耕耘
  ◇ 厥父菑,厥子乃弗肯播。 —— 《書·大诰》
 又如:菑畬(耕耘;又耕稼為民生之本,故以喻事物的根本);菑攘(開拓;平定)
 另見zāi“災”
參考鍊接
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系列參考鏈接
更多

發表新回應

Plain text

  •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。
  •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。
  • 自動斷行和分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