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褙”字是二級漢字,讀音是bèi,部首為衤,14劃。簡介:褙 。bèi 。〔褙子〕a.披風,霞帔,亦作“背子”;b.指袼褙。 。把... 漢字: 褙 拼音: bèi 注音: ㄅㄟˋ 拼音分類: bei4 讀音: bei4 您的浏覽器不支持audio标簽 全字筆畫數: 14 部首: 衤 (除部首筆畫數: 9) 五筆: puue Emoji及字體字庫 仿宋矢量字庫: 楷體矢量字庫: 黑體矢量字庫: 簡解 ● 褙 bèi 〔褙子〕a.披風,霞帔,亦作“背子”;b.指袼褙。 把布或紙一層一層地粘在一起:裱褙。袼褙(用碎布或舊布加襯紙裱成的厚片,多用來制布鞋。“褙”讀輕聲)。 ★ 筆畫數:14; ★ 部首:衤; ★ 筆順:1.點/捺(丶乀) 2.折(乛乙乚) 3.豎/豎勾(丨亅) 4.撇(丿) 5.點/捺(丶乀) 6.豎/豎勾(丨亅) 7.橫/提(一) 8.橫/提(一) 9.撇(丿) 10.折(乛乙乚) 11.豎/豎勾(丨亅) 12.折(乛乙乚) 13.橫/提(一) 14.橫/提(一) “褙”字的漢字編碼: 漢字GBK編碼16進制:F1D8 (10進制GBK編碼:61912) 漢字GB2312編碼10進制:8156 (區位碼高位81 ,區位碼低位56 ,16進制GB2312編碼:5138) 漢字UTF8編碼16進制:%E8%A4%99 (數據庫中顯示:u8e8a499) UNICODE編碼16進制:8919 (10進制UNICODE:35097) 詳解 ● 褙 bèi【名】 古代中國的短外衣。如:褙子(背子。一種由半臂或中單演變而成的上衣。始于唐,宋代男女皆穿,因使用和時間的不同,其形式變化甚多);褙褡(無袖的上衣。俗稱背心) ● 褙 bèi【動】 把布或紙一層一層地粘在一起。如:褙裱(裱褙) 參考鍊接 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系列參考鏈接 《國語大辭典》:褙 更多 褔 褕 褖 褗 褘 褙 褚 褛 褜 褝 褞 發表新回應 您的名字 評論 * 更多關於文字格式選項的資訊Plain text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。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。自動斷行和分段。
發表新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