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邑”字是一級漢字,讀音是yì,部首為邑,7劃。簡介:邑 。yì 。城市,都城:城邑。都邑。 。舊指縣:邑人(同鄉的人)。邑庠... 漢字: 邑 拼音: yì 注音: |ˋ 拼音分類: yi4 讀音: yi4 您的浏覽器不支持audio标簽 全字筆畫數: 7 部首: 邑 (除部首筆畫數: 0) 五筆: kcb Emoji及字體字庫 仿宋矢量字庫: 楷體矢量字庫: 黑體矢量字庫: 簡解 ● 邑 yì 城市,都城:城邑。都邑。 舊指縣:邑人(同鄉的人)。邑庠(明清時稱縣學)。邑宰。 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:采邑。 古同“悒”,愁悶不安。 ★ 筆畫數:7; ★ 部首:邑; ★ 筆順:1.豎/豎勾(丨亅) 2.折(乛乙乚) 3.橫/提(一) 4.折(乛乙乚) 5.豎/豎勾(丨亅) 6.橫/提(一) 7.折(乛乙乚) “邑”字的漢字編碼: 漢字GBK編碼16進制:D2D8 (10進制GBK編碼:53976) 漢字GB2312編碼10進制:5056 (區位碼高位50 ,區位碼低位56 ,16進制GB2312編碼:3238) 漢字UTF8編碼16進制:%E9%82%91 (數據庫中顯示:u8e98291) UNICODE編碼16進制:9091 (10進制UNICODE:37009) 詳解 ● 邑 yì【名】 (會意。甲骨文字形。上為囗(wéi),表疆域,下為跪着的人形,表人口。合起來表城邑。“邑”是漢字的一個部首,變體為右耳旁。從“邑”的字多和地名、邦郡有關。本義:國) 古代稱侯國為邑 ◇ 邑,國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《左傳》凡稱人曰大國,凡自稱曰敞邑。古國邑通稱。”朱駿聲通訓定聲:“《書》‘西邑夏’、‘天邑商’、‘大邑周’,皆謂國。” ◇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。 —— 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 又如:敝邑(對本國的謙稱) 國都,京城 ◇ 邑外謂之郊。 —— 《爾雅》。郭璞注:邑,國都也 ◇ 商邑翼翼。 —— 《詩·商頌·殷武》 (翼翼:整齊的樣子) ◇ 是以論其遷邑易京,則同規乎殷盤。 —— 漢·張衡《東京賦》 又如:商邑(商都)。又指舊都 ◇ 天子治居之城曰都,舊都曰邑也。 —— 唐·慧琳《一切經音義》 又如:邑廟(城隍廟);邑野(都邑郊野) 指古代無先君宗廟的都城 ◇ 凡邑,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,無曰邑。 —— 《左傳》。孔穎達疏:小邑有宗廟,則雖小曰都,無乃為邑,為尊宗廟,故小邑與大都同名 又如:邑郛(城郭);邑門(城門;都邑之門) 泛指一般城鎮。大曰都,小曰邑 ◇ 小則獲邑,大則獲城 —— 宋·蘇洵《六國論》 ◇ 日扳仲永環谒于邑人。 —— 宋·王安石《傷仲永》 ◇ 邑小不足容。 —— 清·張廷玉《明史》 ◇ 攝篆旁邑。 —— 清·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 ◇ 邑有成名。 —— 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 俾入邑庠。 又如:邑人(鄉邑中的人);邑子(同鄉,同邑人);邑屋(村舍);邑落(村落);邑黨(鄉黨);邑闾(裡巷的門);邑鄰(鄰裡) 舊時縣的别稱 ◇ 秦有天下,裂都會而為之郡邑。 —— 唐·柳宗元《封建論》 ◇ 故今之邑民,最獨畏旱而旱辄連年。 —— 宋·王安石《上杜學士言開河書》 又如:邑乘(縣志;地方志);邑僚(縣府中的同僚);邑尉(縣尉);邑宰(縣邑之長。即縣令) 通稱諸侯的封地、大夫的采地 ◇ 邑萬家。 —— 《戰國策·燕策》 ◇ 然廣不得爵邑。 —— 《史記·李将軍列傳》 又如:邑入(貴族在封地上所收的租稅);邑(邑,采邑;祭肉。借指封地的收入);邑錢(封邑的租稅收入);邑賞(封地和賞賜);邑粟(采邑的賦粟);邑族(封地和宗族);邑國(古代大夫、諸侯的封地);邑租(封邑的租賦) 居民聚居的地方 ◇ 邑犬群吠。 —— 唐·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 ● 邑人 yìrén 同邑的人 ◇ 率妻子邑人。 —— 晉·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◇ 邑人奇之。 —— 宋·王安石《傷仲永》? 谒于邑人。 ◇ 邑人以為榮。 —— 清·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 參考鍊接 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系列參考鏈接 《國語字典》:邑 《國語辭典》:邑 發音、講解: 字詞鏈接:邑 注音一式:ㄧˋ 漢語拼音:yì 發音:您的浏覽器不支持 audio 标簽。 講解:您的浏覽器不支持 audio 标簽。 《國語大辭典》:邑 更多 邌 邍 邎 邏 邐 邑 邒 鄧 邔 邕 邖 發表新回應 您的名字 評論 * 更多關於文字格式選項的資訊Plain text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。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。自動斷行和分段。
發表新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