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在這裡

“髡”字是二級漢字,讀音是kūn,部首為髟,13劃。簡介:髡 。kūn 。古代剃去男子頭發的一種刑罰:髡首(剃去頭發,光頭)。髡鉗...

  • 漢字:
  • 拼音: kūn
  • 注音: ㄎㄨㄣ
  • 拼音分類: kun1
  • 讀音:
    kun1
  • 全字筆畫數: 13
  • 部首: (除部首筆畫數: 3)
  • 五筆: degq
Emoji及字體字庫

仿宋矢量字庫

髡 (仿宋矢量字庫)

楷體矢量字庫

髡 (楷體矢量字庫)

黑體矢量字庫

髡 (黑體矢量字庫)
簡解

kūn
 古代剃去男子頭發的一種刑罰:髡首(剃去頭發,光頭)。髡鉗(剃去頭發,并用鐵圈束頸)。
 古代指和尚。
 古代稱修剪樹枝。
★ 筆畫數:13;
★ 部首:髟;
★ 筆順:1.橫/提(一) 2.豎/豎勾(丨亅) 3.橫/提(一) 4.橫/提(一) 5.橫/提(一) 6.折(乛乙乚) 7.點/捺(丶乀) 8.撇(丿) 9.撇(丿) 10.撇(丿) 11.橫/提(一) 12.撇(丿) 13.折(乛乙乚)
 

”字的漢字編碼:

  • 漢字GBK編碼16進制:F7D5 (10進制GBK編碼:63445)
  • 漢字GB2312編碼10進制:8753 (區位碼高位87 ,區位碼低位53 ,16進制GB2312編碼:5735)
  • 漢字UTF8編碼16進制:%E9%AB%A1 (數據庫中顯示:u8e9aba1)
  • UNICODE編碼16進制:9AE1 (10進制UNICODE:39649)
詳解
、髨、髠 kūn【動】
 (形聲。(kūn)從髟(biāo),與毛發有關,兀(wù)聲。本義:古代一種剃去頭發的刑罰)
 同本義
  ◇ 髡,剃發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
  ◇ 髡者,使守積。 —— 《周禮·掌戮》
  ◇ 辯通鑿颠者髡。 —— 劉向《列女傳》
  ◇ 接輿髡兮。 —— 《楚辭·屈原·涉江》
  ◇ 乃髡鉗季布。 —— 《史記·季布栾布列傳》
 又如:髡刖(古代刑罰,去發稱髡,斷足稱刖);髡鉗(古代刑罰,去發為髡,用鐵束頸為鉗);髡發(剃去頭發);髡首(剃光頭發,光頭);髡人(被剃去頭發的罪人);髡頭(光頭。同髡首)
 剪去樹枝
  ◇ 十年以後,髡一樹,得一載,歲髡二百樹,五年一周。 —— 《齊民要術》
kūn【名】
 僧尼。如:髡缁(道士,代指道教);髡人(僧侶,僧人);髡首(指僧尼)
 
參考鍊接
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系列參考鏈接
  • 國語辭典》:
  • 發音、講解:
    • 字詞鏈接:
      • 注音一式:ㄎㄨㄣ
      • 漢語拼音:kūn
      • 發音:
      • 講解:
  • 國語大辭典》:
更多

發表新回應

Plain text

  •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。
  •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。
  • 自動斷行和分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