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

“丘”字是一级汉字,读音是qiū,部首为丿,5划,对应Emoji符号:⛰。简介:丘 。qiū 。小土山:土丘。沙丘。丘陵。丘壑。 。像小土山凸起的:丘疹...

“丘”字的笔顺
  • 汉字:
  • 拼音: qiū
  • 注音: ㄑ|ㄡ
  • 拼音分类: qiu1
  • 读音:
    qiu1
  • 全字笔画数: 5
  • 部首: 丿 (除部首笔画数: 4)
  • 五笔: rgd
Emoji及字体字库
Emoji符号: ⛰ (山)

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“”对应Emoji表情符号“⛰ (山)”,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:⛰
还有横排PNG图片
Emoji: ⛰, Text: 丘
动画GIF图片
Emoji: ⛰, Text: 丘
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微信、QQ等地方,点击:Emoji符号"⛰"和图片链接,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《EmojiAll表情词典》中更详细的介绍。

仿宋矢量字库

丘 (仿宋矢量字库)

楷体矢量字库

丘 (楷体矢量字库)

黑体矢量字库

丘 (黑体矢量字库)
简解

qiū
 小土山:土丘。沙丘。丘陵。丘壑。
 像小土山凸起的:丘疹。
 坟墓:丘墓(大墓)。丘垄。
 量词,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:一丘十亩大的小田。
 众人聚居的地方:丘民(乡民,邑民)。
 用砖石封闭有尸体的棺材。
 姓。
★ 笔画数:5;
★ 部首:丿;
★ 笔顺:1.撇(丿) 2.竖/竖勾(丨亅) 3.横/提(一) 4.竖/竖勾(丨亅) 5.横/提(一)
 

”字的汉字编码:

  • 汉字GBK编码16进制:C7F0 (10进制GBK编码:51184)
  • 汉字GB2312编码10进制:3980 (区位码高位39 ,区位码低位80 ,16进制GB2312编码:2750)
  • 汉字UTF8编码16进制:%E4%B8%98 (数据库中显示:u8e4b898)
  • UNICODE编码16进制:4E18 (10进制UNICODE:19992)
详解
、丠 qiū【名】
 (会意兼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象地面上并立两个小土峰。本义:自然形成的小土山)
 同本义
  ◇ 丘,土之高也。非人所为也。从北,从一。一,地也。人居在丘南,故从北。 —— 《说文》
  ◇ 小陵曰丘。 —— 《广雅·释丘》
  ◇ 丘中有麦。 —— 《诗·王风·丘中有麻》
 丘中有李。
  ◇ 是降丘宅土。 —— 《书·禹贡》
  ◇ 北陵坟衍。 —— 《周礼·大司徒》
  ◇ 以君之力,曾不能损魁父之丘,如太行、王屋何? —— 《列子·汤问》
  ◇ 性本爱丘山。 —— 晋·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诗
  ◇ 从小丘西行。 —— 唐·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  ◇ 苫蔽成丘。 ——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 又如:荒丘(沙丘;丘坡);丘林(山林);丘岳(山岳)
 泛指山
  ◇ 列缺霹雳,丘峦崩摧。 —— 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  ◇ 以登介丘。 —— 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。注:“山也。”
  ◇ 三丘。 —— 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 又如:丘坂(山坡);丘林(山林);丘岳(山岳);丘阜(山丘;土山)
 坟墓
  ◇ 亦何面复上先人之丘墓乎。 —— 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
  ◇ 尧葬济阴,丘垅皆小。 —— 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
  ◇ 出郭门直视,但见丘与坟。 —— 《文选·佚名·古诗十九首》
 又如:丘垄(祖先的坟茔;坟墓);丘木(植于墓地以庇兆域的树木);丘封(泛指坟墓);丘冢(坟墓);丘陇(坟墓)
 废墟
  ◇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。 —— 《楚辞·屈原·九章·哀郢》
 又如:丘垅(废墟,荒地);丘井(荒丘、枯井。比喻人心寂然不动)
 荒凉的乡里。如:丘里(乡里);丘落(村落);丘园(家园;乡村);丘樊(园圃;乡村)
 通“区”。地域
  ◇ 是故得乎丘民。 —— 《孟子·尽心下》
  ◇ 四邑为丘。 —— 《周礼·地官·小司徒》
 姓
qiū【形】
 空;寡
  ◇ 高祖微时,时其丘嫂食。 —— 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
 又如:丘城(空城);丘荒(空旷;荒凉);丘虚(空虚的意思);丘亭(空亭)
 通“巨”。大
  ◇ 乡丘老不通。 —— 《管子·侈靡》
  ◇ 时时过其丘嫂。 —— 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
、丠 qiū【量】
 [方言]∶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
  ◇ 一丘之乔。 —— 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 又如:三丘秧田
八 qiūbā
 对兵士的贬义旧称
陵 qiūlíng
 地形的一种,指地势起伏不平,连接成大片的小山
 穿过一片丘陵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
墓 qiūmù
 坟墓
脑 qiūnǎo
 间脑最大的一部分,主要由第三脑室两侧多个神经核团构成的卵圆形灰质块组成,并且分成前群核团和内侧群核团以及外侧群核团
 丘疹
 qiūzhěn
 皮肤的小而坚实的且常为圆锥形的隆起或呈半球形的小疙瘩,多为红色,由发炎、分泌物积聚或组织成分的肥厚所引起
参考链接
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系列參考鏈接
更多

添加新评论

Plain text

  • 不允许使用HTML标签。
  • 自动将网址与电子邮件地址转变为链接。
  • 自动断行和分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