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在這裡

“識”字是一級漢字,讀音是shí, zhì(多音字),部首為讠,7劃,對應Emoji符号:👀, 👁。簡介:識 。(識) 。shí 。知道,認得,能辨别:識辨。識破。識相(xi刵g...

仿宋矢量字庫

識 (仿宋矢量字庫)

楷體矢量字庫

識 (楷體矢量字庫)

黑體矢量字庫

識 (黑體矢量字庫)
簡解
、() shí
 知道,認得,能辨别:識辨。識破。識相(xi刵g )。識途老馬。
 所知道的道理:知識。常識。
 辨别是非的能力:見識。遠見卓識。
、() zhì
 記住:博聞強識。
 标志,記号。
★ 筆畫數:7;
★ 部首:讠;
★ 筆順:1.點/捺(丶乀) 2.折(乛乙乚) 3.豎/豎勾(丨亅) 4.折(乛乙乚) 5.橫/提(一) 6.撇(丿) 7.點/捺(丶乀)
 

”字的漢字編碼:

  • 漢字GBK編碼16進制:CAB6 (10進制GBK編碼:51894)
  • 漢字GB2312編碼10進制:4222 (區位碼高位42 ,區位碼低位22 ,16進制GB2312編碼:2A16)
  • 漢字UTF8編碼16進制:%E8%AF%86 (數據庫中顯示:u8e8af86)
  • UNICODE編碼16進制:8BC6 (10進制UNICODE:35782)
詳解
、識 shí【動】
 (形聲。從言。戠(zhí)聲。善于言談,表示有知識,故從言。本義:知道;懂得)
 同本義
  ◇ 識,知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
  ◇ 君子是識。 —— 《詩·大雅·瞻卬》。箋:“知也。”
  ◇ 壹宥曰不識。 —— 《周禮·司刺》
  ◇ 草榮識節和,木衰知風厲。 —— 陶潛《桃花源詩》
  ◇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,識衆寡之用者勝。 —— 《孫子·謀攻》
  ◇ 不識有諸? ——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  ◇ 苟有險,餘必下推車,子豈識之? —— 《左傳·成公二年》
  ◇ 使汝不識詩書,或未必艱貞若是。 —— 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 又如:識味(知味);識空便(知趣;識相);識道(知聖道);識義(知義理)
 認識
  ◇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。 —— 《孟子·告子上》
  ◇ 仲永生五年,未嘗識書具。 —— 王安石《傷仲永》
  ◇ 兒童相見不相識,笑問客從何處來。 —— 賀知章《回鄉偶書》
  ◇ 莫愁前路無知己,天下誰人不識君! —— 唐·高适《别董大》
 又如:識路(認識道路);相識(彼此認識);識丁(認識字);識認(認識)
 賞識
  ◇ 林識拔同郡王經于民戶之中,卒為民士。 —— 陳壽《三國志》
 又如:識鑒(賞識鑒别);識舉(賞識并舉用);識遇(賞識知遇)
 感覺;識别;辨别
  ◇ 新婦識馬聲,蹑履相逢迎。 —— 《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  ◇ 何用識夫婿?白馬從骊駒。 —— 《樂府詩集·陌上桑》
  ◇ 獨其為文猶可識曰“花山”。 —— 宋·王安石《遊褒禅山記》
 又如:識寶太師(受賄的貪官);識主(識貨的買主);識真(識别真相);識理(辨認和理解)
、識 shí【名】
 見識;知識
  ◇ 賈生志大而量小,才有餘而識不足也。 —— 蘇轼《賈誼論》
  ◇ 非學無以緻疑,非問無以廣識。 —— 清·劉開《問說》
  ◇ 識者固知元政紊馳而變興自下之漸矣。 —— 明·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
 又如:常識;才識(才能和見識);膽識;才益多者其識遠;識略(見識與謀略);識面(世面);識野(個人一瞬間在内心中意識所及的範圍或所能覺知之意念的範圍);識斷(具有見識,并能判斷);識遠(見識遠大)
 佛教用語。思維、認識、判斷等精神活動的主體。如:識神(心識,心靈)
 相知的朋友
  ◇ 異鄉無舊識,車馬到門稀。 —— 唐·劉禹錫《元日感懷》
 思想或意識
  ◇ 阮公雖淪迹,識密鑒亦洞。 —— 顔延年《五君詠》
 又如:識想(思想;意念)
 姓
、識 shí【副】
 通“适”。剛才
  ◇ 識見不谷而趨。(剛才看見我卻很快躲開了。) —— 《左傳·成公十六年》
 另見zhì
别 shíbié
 辨認;辨别;區分,分辨
 識别真假
才 shícái
 識别,發掘有才能的人
 識才善教
才尊賢 shícái-zūnxián
 能識别并尊重有才能的人
度 shídù
 見識、器度
 愚笨無識度
多才廣 shíduō-cáiguǎng
 具有廣博的知識和多方面的才能
貨 shíhuò
 能識别貨物的好壞
 他是外行,不識貨
荊 shíjīng
 敬辭。原指久聞其名而初次見面結識的敬詞,今指初次見面或結識
  ◇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:‘生不用封萬戶侯,但願一識韓荊州(長史韓朝宗)’。 —— 李白《與韓荊州書》
  ◇ 避地曾來銀嶺居,識荊已是二年餘。 —— 元·魯直《次程仲京韻》
荊恨晚 shíjīng-hènwǎn
 遺憾自己與某人特别是知己或有才能的人相識太晚了
力 shílì
 識别事物的能力
量 shíliàng
 識度
 識量狹小
破 shípò
 看穿;看破
 識破他的僞裝,并揭發他的真面目
趣 shíqù
 會看場合,不惹人讨厭
 你别不識趣
  ◇ 霍逦在去年就同面前這小夥子交過手,很知道他身上那股子倔勁,便識趣地不再多說。 —— 張抗抗《分界線》
時達務 shíshí-dáwù
 達:通曉。認清形勢的發展,通曉事物的變化
時通變 shíshí-tōngbiàn
 能認清時勢,通達應變
時務者為俊傑 shíshíwùzhěwéijùnjié
 能認清當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觀形勢才是傑出的人物。多用于規勸或告誡
途老馬 shítú-lǎomǎ
 比喻熟悉某種事情,經驗豐富的人
文斷字 shíwén-duànzì
 口∶能識字讀書,指有文化
  ◇ 他現在識文斷字,比我辦事還精明呢! —— 《龍須溝》
相 shíxiàng
 知趣
 你還是識相點,趕快走吧
羞 shíxiū
 有羞恥心;自覺羞恥
 真不識羞
字 shízì
 認識文字
、識 zhì【名】
 旗幟。後作“幟”
  ◇ 京師聞青徐賊衆數十萬人,訖無文号旌旗表識,鹹怪異之。 —— 《漢書·王莽傳下》
 古代鐘鼎上凸出的文字
  ◇ 廣西土中銅鼓…周圍款識,其圓紋為古錢,其方文如織簟。 —— 《嶺外代答》
 通“幟”。标記
  ◇ 以龍熊鳥雀為識。 —— 《寶刀賦序》
 又如:标識(标志)
、識 zhì【動】
 加上标記。後作“志”
  ◇ 識以柳枝,命本部涉濟。 —— 《金史》
 又如:識别(加上标記使有區别)
 通“志”。記住
  ◇ 小子識之,苛政猛于虎也。 —— 《禮記·檀弓下》
  ◇ 默而識之。 —— 《論語·述而》
  ◇ 文镂無款哀。 —— 《史記·孝武紀》
  ◇ 以計識其人衆畜牧。 —— 《漢書·匈奴傳上》。師古曰:“識亦記也。”
  ◇ 賢者識其大者,不賢者識其小者。 —— 《論語·子張》
 又如:識念(記憶);博聞強識
 另見shí
參考鍊接
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系列參考鏈接
更多

發表新回應

Plain text

  •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。
  •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。
  • 自動斷行和分段。